怡趣动态

这几件明清古器,件件价值数百万

作者:admin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18 10:11     浏览次数 :

[返回]
这几件明清古器,件件价值数百万
 
       古器之古,在于其历史的厚重,时间的痕迹无法抹去,然古器不是死器,其背后蕴含的丰富人文,生活,壶式,由拍卖之锤唤醒,几百年紫砂文化的延续,让我们欣赏一二。 
 
       “客至汲泉烹茶,抚琴听者知音”意思是客人来的时候,就用泉水煮茶,然后饮茶畅谈,弹琴给别人听的时候恰巧遇到的是知音。这是苏轼认为人生赏心乐事十六件之二。

明 时大彬 汲泉
2018年12月巨力秋拍
成交价:RMB 9,775,000 元

 
       汲泉、烹茶、体现古代文人雅士闲情逸致,描写此间情景诗篇也是屡见传载。[汲泉不用水中丞],此器铭文也正是[闲云野鹤山水间,松风竹庐明月照]的真实写照。


 
       时大彬汲泉壶选紫泥为胎,黄砂若现,薄胎成器,型取苹果樽,炮嘴执耳,浑然一体,沉稳隽秀,平肩上圈纹短颈,泥片拼接一气呵成,毫无修琢,尤为特殊的是壶盖无钮,束腰圈盖独成一体,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


 
       内部修饰也是一刀所为,干净利索,功力非凡。壶身拼接处在壶右前侧也十分罕见,仅与无锡文管会三足如意大彬壶如出一辙,亦为大彬真品又一有力佐证。



       天星泥在壶史上极为少见,属于传统配方泥料,追根溯源可到明代晚期。其由宜兴本山绿泥与白泥、黄泥和合。同时将无锡阳山产的铁石,经粉碎、筛后掺入,由于泥与砂粒结温度不同,呈现一种新的肌理效果,凡响不俗。

周季山天茶星菊钮石鼓壶
北京巨力2018秋拍
成交价:RMB 6,670,000元

       此壶胎材质为紫砂天星泥。全器形简古朴,端庄大方。盖、钮精心布局,并又以配土之妙,砂粒似天际繁星密布全壶,其趣无穷。因为难烧制所以过去传世的天星泥壶很少,目前可查证到的天星泥紫砂壶即为本品,此作可为传世之孤品。
 
       本品又名“菊钮巨轮壶”。而本品因形似石鼓,故将本品称为石鼓壶。


 
       壶底钤“周”字篆书圆形小章,下钤“季山”两字篆书方章。此壶扁身,腹似石鼓。菊形钮,短直嘴,柱形把方圈式,以明接处理。大平底,内敛,口部有一圆线,大口压盖,上有弦纹三条,富节奏感。

 清早期 郑荆玉坦然壶
北京巨力 2018年秋季拍卖会
成交价:RMB 5,175,000元
 
       晋•葛洪《抱朴子•安塉》:“怡尔执待免之志,坦然无去就之谟。”唐•元稹《捉捕歌》:“主人坦然意,昼夜安寝寤。”是谓君子有度方坦然。
 
       壶名为坦然。坦,坦直;然,对也。寓意:人心平静,无有顾虑,坦然无事。与此壶从容对坐,爽净之气,坦然之气盈盈拂面,犹如与浩然君子“缘于茶,交于心”,坦然坐忘,涵养太和之气。

        郑荆玉,明末清初紫砂名家,所制大多为方器。

清早期 郑荆玉 坦然壶

       此壶型制方正,四角垂方,角钝而匀,棱线隐而不没,线挺而直,方中寓圆,四方盖鼓,截盖压于壶口之上,紧密平整。圆方形钮挺而大气,四面昂藏。
 
       耳形壶鋬四方形线条与壶体、壶流线条相呼应,转折迂回之间,舒畅自由。流鋬以四方切体,轮廓分明,整体造型比例协调,于稳健中见大气度。壶面黄砂色泽饱满圆润,均匀密布,若夜空繁星四垂,引人遐思。
 
       壶艺刚正不迂,方圆融容,寓示君子进退有节,处世以方,藏锋不露芒。壶嘴壶把,前缩而后垂延,具迈奔之姿,动静可观。

清早期·郑荆玉制紫泥坦然壶
 
       清初吴梅鼎《阳羡茗壶赋•卷下》:「方匪一名,圆不一相,文岂传形,赋难为状。尔其为制也,象云罍兮作鼎(壶名云罍),陈螭觯兮扬杯(螭觯名)。仿汉室之瓶(汉瓶)……」
 
       最迟于明末沈子澈等人,便已将汉缾一式做为壶式。

明末清初 龚心钊旧藏 许龙文 青娱轩款紫泥调砂汉缾壶
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
成交价:RMB 3,565,000 元
 
       壶身以四片富曲度的泥片相接而成,线面转折流畅。壶盖承续壶口,亦作四方圆角,壶盖依照古制,为紫砂壶式中少见的四方罩盖。壶钮方圆互呈,大方得体,曲折温润,由上至下,钮柱、钮座、盖沿、壶颈等曲面线条转折,曲直相济,一丝不苟。


 

       许龙文,清代初期宜兴制壶高手。生卒不详。荆溪人。民国•李景康、张虹《阳羡砂壶图考•别传》:“龙文,清初荆溪人。所制多花卉象生壶,殚精竭智,巧不可阶。仲美、君用之嗣响也。


 

 
      下腹鼓出后急收至底,反折为四方圈足。三弯长流灵动蓄劲,潇洒流畅,当非斲轮老手莫辨。耳把上缘由壶肩横出,方圆相济,妙不可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