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然《子冶石瓢》

[返回]
详细信息
省大师杨勤芳亲传弟子、实力派艺师陶然《子冶石瓢壶》300cc 研高蒋琰滨刻 极品桃花段 全手工

品名:子冶石瓢壶  
作者: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亲传弟子、实力派艺师陶然
刻绘: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琰滨
容量:300cc
泥料:极品桃花段
制作工艺:全手工

       此壶陶然特选陈腐多年的极品桃花段精心打造。世所罕见的桃花段烧成后果然效果非凡,泥质坚而温润,颜色呈金黄色,耀眼夺目。金黄色的段料里,有如繁星般散布着深粉红色颗粒,恰似点点桃花瓣,又如美人之桃花笑靥使人沉醉。
       子冶式石瓢,传世乃自清期圣手杨彭年和大儒瞿子冶合作人文壶式。因其身、流、把的三角俊挺线条,亦称瘦瓢,透出一股刚韧之气,抑扬顿挫,挺拔凛然。本器摹古提炼,根骨俱佳,已得子冶式神韵。
       作品更精彩之处在于其壶体装饰,壶身由宜兴市书协副主席、研高蒋琰滨双面刻绘,字画双全。正面刻“激浊扬清”四个大字,字体遒劲、力度感极强,是蒋老师最擅长的啄底刻法。啄底刻法是独特的书法艺术,在壶上方寸之间,精巧的构思、精湛的书法和精准的刀功交相辉映,意境悠远,意趣横生,体现出蒋先生绝妙的啄底刻功力。反面刻鱼,画姿古雅传神,独自逍遥自由自在,寓意赏壶者年年有余,更显此壶的珍贵!
        陶然制石瓢壶乃取智欲其圆、行欲其方之意。两位老师“珠联璧合”的文化内涵,使整器质朴气度不凡,韵味古拙,人文气息浓厚,刻画细腻,栩栩如生,品来令人神往,欲入画中游,值得珍藏!!!


蒋琰滨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、江苏省陶协陶艺专委会常务理事、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宜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宜兴市紫砂陶刻学术技术带头人
       1970年生于宜兴丁蜀白宕,自幼受家庭熏陶研习书画、陶艺,后毕业于南师大艺术设计专业。80年代末开始系统学习紫砂壶传统制作及雕塑创作,1995年随陈复澄先生学习陶刻,其后,又得到多位陶刻大师指点。书画先后师从著名书画家储云、吴冠南先生。习书从楷法入手,宗法二王,广泛习临历代经典法帖及汉魏墓志造像。曾赴浙江大学进修书法。又先后在清华美院和中国美院紫砂高级研修班进修深造。当代紫砂中青年实力派代表人物之一,擅制壶、陶刻,尤以陶刻见长。陶刻手法继承传统并凸显个人特色,“琰滨刀法”将书法和刀法融会贯通,提倡既要有笔意墨韵又要有金石刀味;题材直取秦汉古韵,被誉为当代“文人陶刻”的典范。
       其作品曾多次在省级、国家级工艺美术展评中荣获金奖,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(如《三足宝鼎》被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)。2008年应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马志学的邀请,赴卢森堡大使馆举办文化艺术展,与卢森堡大公国大公亨利、卢森堡大公国总监莫雷斯先生等人进行了书法、绘画及紫砂的深层次文化交流。紫砂作品《韵泉壶》作为国礼,被卢森堡大公国大公亨利永久收藏。

陶然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亲传弟子、怡趣紫砂园园主
       出生于太湖之滨-无锡,从小对紫砂耳濡目染,2004年师从杨勤芳大师,潜心钻研紫砂造型艺术与制壶工艺,在大师指导下,逐渐形成自己制壶的风格。2003年创办怡趣紫砂园,搭建了紫砂工艺师和壶友交流的平台。在多年的紫砂研究、交流中,陶然和顾绍培、鲍志强、毛国强、路朔良、高建芳等众多宜兴紫砂大师、工艺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陶然在研究紫砂艺术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,不忘紫砂壶创作,作品获多位紫砂大师指点。作品秉承景舟遗风,造型古朴、清新典雅。
       2013年《景舟石瓢壶》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。
       2016年《寿珍掇球壶》被省级博物馆江苏省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。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研高蒋琰滨
下一篇:没有了